新闻动态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有我在行动”学术研讨与科普报告会在贵阳顺利召开

日期:2024-02-06  访问次数:2238

新年伊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植物生物学、农学领域等专家学者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和作出贡献,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西部合作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贵州省植物保育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有我在行动学术研讨会与科普报告会于2024123-25日在贵阳市花溪区举办。本次会议由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农科院原院长、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德刚教授发起,组织并邀请来自复旦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和贵州罗甸县贵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100余人参加本次交流会,还吸引花溪区第二小学45年级的小朋友前来听科普报告并向老师提问。我国著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及生态与进化生物学专家、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和贵州中天行集团策划总监、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中天行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旅游与休闲农业专家杨炯蠡研究员为大会特邀嘉宾。开幕式由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赵丹博士主持,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西部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少英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张教授首先肯定了西部植物生物学与农学领域专家在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强调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今后的开展科技助农、振兴乡村指明了方向;此外,贵州省科协科普部黄穗部长、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贵州大学茶学院副院长赵懿琛教授、以及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文晓鹏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参与承办此次交流与报告会的还有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贵州师范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姜山教授、学会副秘书长、贵州大学秦利军副教授以及贵州省植物保育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陈锡副研究员等。

卢宝荣教授首先作了科学研究中艺术与创新思维的主旨报告,论述了科学、艺术与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石,指出科学研究与艺术创新思维碰撞对于培养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强调高素质人才应该包括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完美培养。同时,卢教授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重要论断强调了创新在科研、科普中的重大作用。之后,赵德刚教授以杜仲鸡蛋开发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赵教授分别从杜仲鸡蛋开发、品质价值评价以及市场应用评估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杜仲鸡蛋在贵州乃至全国推广上市的潜在经济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有我在行动"的主题思想,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为与会专家、代表及广大研究生讨论了科研与应用相结合的问题。另外8位报告专家分别结合所从事的专业及研究领域,从杜仲、油菜、蔬菜、苔藓、茶叶、咖啡、水果(芒果)等作物的基础研究到成果落地推广应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事例进行了报告交流。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执行院长、贵州美曦方物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陈筑梅作了茶文旅一体,促进贵州乡村振兴发展——以晴隆古茶籽化石博览园为例的专题报告及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为科技创新结合文旅发展促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大会后期,由卢宝荣教授、赵德刚教授共同主持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讨论”,与会专家围绕乡村振兴与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科研、科普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讨论,部分专家补充介绍了自己在参与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困难、对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等提出了很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将大会主旨思想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有我在行动推向高潮,尤其是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今后能够将科研创新、科普宣传以及乡村振兴形成有机统一体,协同努力,为推进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术研讨会期间,卢宝荣教授和赵德刚教授等专家一行在惠水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杨世佳主任和赵福琼副主任陪同下,在惠水县实地调研了杜仲源饲料饲喂蛋鸡生产杜仲鸡蛋的情况。卢宝荣教授还在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贵州省植物保育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与在读的部分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座谈。卢教授分别就研究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解决科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以及如何转化科学研究成果等多方面和学生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互动和交流,为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精心指导。


                                                             卢宝荣教授作大会报告


报告会现场